星期六, 3月 24, 2012

導讀讀本:朱元鴻「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


一、1947:概念的緣起
    1947年,阿多諾和霍克海默提出「文化工業(產業)」一詞,那時正是紙、電影、廣播極盛的年代,電視也初探市場,他們強調大眾文化的產品乃是由上而下作為社會控制與規訓工具的支配/管理的文化。班雅明則認為,新的媒介技術也可增進民眾的批判思考、拉近低階層無法接觸的藝術作品Enzensberger1982年則呼應了班雅明的論點,但又無法察覺班雅明所警覺到的複雜情境:傳播媒介本身受到國家與資本主義等各種社會機制的媒介影響。
二、文化工業與國族國家
    在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印刷業造成國族主義、工業主義、大眾市場、普及教育擴大的功能,中國亦在報業開始發達的時候,透過資訊流通讓人民有國之將亡的壓迫感。19世紀的新媒介(廣播、報紙及電視)在獨裁或共產國家成為政治宣傳機器,雖去除了阿多諾以美國為模型的商業批判,但更為真實地成為政治宣傳工具,作為社會控制以及規訓工具。
三、文化工業與消費社會
從國家領導的文化整合運動到包容異質社群的後現代性,消費社會被認為是後現代文化主要特徵之一。Bauman認為東歐、蘇聯共產主義的瓦解,並非是資本主義的先進,而是消費文化所帶來的享樂、立即滿足,自我陶醉的後現代文化。文化工業透過休閒、藝術與文化的支配大眾消費,使得交換價值往往大於器物原初的使用價值。從符號政治經濟與文化資本概念中討論,文化工業隨著日漸廣涵的文化資本形式貫穿金融、傳播、資訊等領域,非但沒有憾動消費社會的符號體系,反而成為轉動這個體系的動力。
四、文化工業的政治模稜:地方、國族、全球、次文化
    日漸全球化的符號消費體系對保有國族共同文化的企圖形成威脅,某些風格、行為態度、工作環境等已跨越國界,讓族群、聚落、在地性及異類生活的團體,藉由符號消費獲得認同,得以表現其抗拒同化的獨特性。雖從國族主義的立場,常以「文化帝國主義」指控跨國企業所支配的文化工業,然而當今全球化的脈絡已很難再以西方文化霸權來看待。同樣的概念,藉由符號消費也出現的新的「種族」,特別在大城市出現的青少年次文化與同志次文化,抗拒於「同化」成人規範、抗拒「異性戀體制」,藉由消費同類文化產品,發現彼此並維繫認同。
五、c yberia.com—網際文化工業及其餘數:代結語
    網際文化工業貫穿、重組所有的文化工業形式,影響符號消費與生活方式的全球脈絡、國族的文化主權、地方與次文化的認同建構、公私領域之分。網際文化工業也加大了知識菁英與貧窮化的下層階級的差距,使下層階級更邊緣化。阿多諾說,或許只有在社會登於成熟時,就是我們脫離文化工業宰制的時候,我們才獲得真正的自由,朱元鴻認為文化工業隨著社會的成熟時日漸繁榮,幾乎遍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