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月 26, 2012

導讀讀本:阿多諾、霍克海默合著「文化工業:作為群眾欺騙的啟蒙」,『啟蒙的辯證』


1940年代,那時正是紙、電影、廣播極盛的年代,電視也初探市場,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強調大眾文化的產品乃是由上而下作為社會控制與規訓工具的支配/管理的文化,是一種群眾欺騙。
一、 在資本主義及市場壟斷權下的,大眾文化都具有一致性的。利益團體喜歡以科技的角度去解釋文化工業,因為技術性、消費者的需求,然而這些技術依賴的基礎是經濟對社會的宰制。文化工業中的種種分類,似乎讓大眾有所選擇,但卻是徹底量化大眾,讓大眾別無選擇。
二、 文化工業的發展是藉由作品的的控制,取悅及麻痺消費者,其效果、普遍性取代理念、結構及藝術性,也讓消費者的想像力萎縮。與偉大藝術作品客觀、不信任所謂風格完全相反(才因而偉大),文化工業的風格把模仿視為絕對的東西,他的風格反倒是對社會階級俯首稱臣。
三、 文化工業源自於自由主義國家的理由,正如它特有的那些趾高氣揚的媒體一樣,它的進步當然也是因為資本的普遍法則。藝術逐漸成為市場上被稱斤論兩的產品,大眾在市場的自由選擇其實是被控制的。速寫、短篇小說、問題電影、流行歌曲,都是強迫成為大眾規範的後的平庸口味。文化工業也總是自誇地說,已把藝術和消遣融合,如電影裡的愛情形式只有浪漫甚至肆無忌憚(低俗)、大眾模仿明星的外貌、聲音……文化工業欺瞞著大眾。
四、 文化工業的立場越堅固,對消費者的需求的處理就越加草率,它可以生產、操作消費者的需求,甚至可以撤除娛樂。娛樂是一種遁逃,讓人逃避任何想要抵抗現實世界的念頭。工業社會中,人不是顧客就是雇員,它掃除了一切對它的批評,讓人不是依附在它之下,就是對這些視而不見。而它繼續為餵食人們毫無主張且大家習以為常的陳腔濫調。
五、 文化工業深知悲劇在社會重的重要角色,也積極悲劇運用。在電影院裡悲劇提供文化餘緒,滿足人的虛榮心,也運用了悲劇角色的失敗,管束大眾叛逆和野蠻的本能。只要任其擺佈,認同社會,就會重新找到社會的優點,社會也分給個體一些好處,悲劇消失在社會和個體同意的虛無裡。但悲劇是否真正消失?
六、 個體在文化工業裡消失,因為唯有無條件認同普遍,才能夠被容許存在。藝術也因商品個性的出現,被當作廉價的附加物(獎品),因而變得廉價並使人心生厭惡,因此文化薰陶就變成純屬僥倖的事情。
七、 宰制系統躲在廣告裡。廣告為文化工業代言,並成為其拯救。這兩者無論在技術或經濟層面都融合為一,藉由廣告的重複播放,文化工業穿透人的心理,以操控人的行為。雖然消費者知道這是廣告,卻不由自主的模仿及被操控。

沒有留言: